7月30日,国内又一个百亿级的大硅片项目开工。
7月30日,上海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300毫米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在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60亿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约45亿元,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50亿元,项目包括AST综合研究院、300毫米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450毫米中试生产线、先进装备研发中心、人工晶体研发中心等。
该项目规划建设周期为1.5年,2019年9月设备搬入、2019年12月产品下线,预计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60万片300毫米抛光片和外延片以及12万片450毫米抛光片生产能力。
上海超硅半导体成立于2008年、2010年正式运营,与重庆超硅半导体、成都超硅半导体为超硅(AST)旗下三家制造业实体企业,三家企业均致力于研发生产集成电路用大硅片。
在上海超硅半导体300毫米生产线项目之前,重庆超硅半导体在大硅片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
2014年5月,重庆超硅投资建设的“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300毫米(含200毫米)单晶硅晶体生长与抛光硅片及延伸产品”项目正式开工。
重庆超硅大硅片项目一期于2016年4月投入试生产,2016年9月成功拉出第一根IC级12英寸单晶硅棒,2016年10月正式建成并举行产品下线仪式,达产后将实现8英寸硅片年产600万片、12英寸硅片年产60万片的产能。
除了重庆超硅,成都超硅项目也正在建设中。
2017年8月,云南城投集团与邛崃市政府签署《成都超硅半导体生产基地项目》协议,协议商定将在邛崃市建设超硅半导体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将建设两条12英寸抛光硅片生产线。2018年3月31日,该项目正式开工。
随着这次上海超硅百亿级300毫米项目的正式开工,超硅三大制造实体已全面向大硅片迈进。
国产硅片项目新动态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一波晶圆厂落地潮,但却可能面临“无米之炊”。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年全球前五大硅片厂商营收合计占比高达91.7%。在高度集中的硅片市场下,我国集成电路硅片仍严重依赖进口,在2017年之前国内只有4-6英寸硅片产量可满足需求,而12英寸大硅片基本完全空白。
不过,在硅片全面缺货、各地晶圆厂布局成型、国家重点关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催化下,国内硅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硅片项目,包括上文提及的超硅旗下三个项目、上海新昇、金瑞泓、中环股份、宁夏银和、郑州合晶等系列厂商。
除了建设或规划中的项目外,近期仍不断有新硅片项目加入。
今年5月30日,杭州立昂微电子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片项目在衢州集聚区正式签约,该项目投资83亿元、规划年产能360万片,其中一期投资35亿元,规划年产180万片;就在昨日(7月30日),中环股份与呼和浩特市签订《集成电路用半导体硅材料产业基地合作协议书》……
目前,国内在建的大硅片项目已取得一定成绩,如上海新昇等项目均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海新昇参股公司上海新阳透露,上海新昇300mm大硅片项目从2017年第二季度已开始向中芯国际、武汉新芯等芯片代工企业提供正片进行认证,2017年实现了挡片、陪片、测试片等产品的销售。
今年5月,上海新阳首先公开表示上海新昇大硅片正片已通过了上海华力微电子的认证。目前,华力微电子在上海新昇的正片采购量为2000片/月。
7月12日,上海新阳在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时表示,上海新昇今年上半年已扭亏为盈,预计2018年底达到月产量10万片。
作为国产大硅片的排头兵,上海新昇取得进展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超硅、中环股份、金瑞泓等企业项目也正在持续推进中,业内人士预计12英寸大硅片在3-5年之内基本实现国产化是可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