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88660179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双恩工业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电话:023-88660179

传真:023-88660179

手机: 13637863228

公司邮箱: shuangen99@126.com

公司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湖紫都星座A栋2409-2411

网址:www.cqshuangen.com

邮编:401147

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提升路径

发表时间:2024/5/14 11:39:38

导语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任务和主要路径。先进制造业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应用新型生产要素并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工业生产系统和新型产业形态,具有实体性和先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高利润和高附加值、创新性和集聚性、可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摘要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任务和主要路径。先进制造业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应用新型生产要素并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工业生产系统和新型产业形态,具有实体性和先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高利润和高附加值、创新性和集聚性、可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新工业革命时期,先进制造业正朝着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高端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服务型制造和集群式制造等新型制造方式,通过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价值链攀升、推进多链融合、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进程、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路径,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工业总产值是美日德三国的总和。然而,我国仍非制造强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较为明显,并且未来发展还面临着要素价格上涨、环境规制趋紧、国际市场“双向挤压”和美国恶意“脱钩”与无理打压等多重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由此可见,发展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对于补齐产业基础能力短板、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先进制造业及其基本特征

  先进制造业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型要素,并能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工业生产系统和新型产业形态。先进制造业包括具备较高附加值和较高技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一些未来产业,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象征,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体根基,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先进制造业主要具备如下基本特征。

  实体性和先进性。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是拥有完备工业生产系统、供给实体形态物质产品的产业体系,具有物质形态上的实体性特征。一般而言,先进制造业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具有产业形态上的实体性特征。先进制造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主导技术的先进性、产业组织形式的先进性以及生产制造方式和生产产品的先进性。同时,先进制造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等方面也具有先进性。

  示范性和引领性。先进制造业在技术手段、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且具有明显的外溢性特征,能够为其他产业或企业做表率、当示范,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企业需要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引领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引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先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能好、质量和工艺水平较高,能引领世界消费潮流并在世界市场中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

  高利润和高附加值。这是先进制造业的高端性特征带来的高效益表现。先进制造业拥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率,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利润。一般而言,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在相关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和竞争优势,能够抢占较大的市场份额,且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先进制造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全过程中应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具有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等特征,并且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能够创造较高的附加价值。

  创新性和集聚性。先进制造业在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走在其他行业的前列,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特征,因而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业企业在专利研发、外观设计、智能生产、质量检测、品牌提升和销售服务等领域敢于创新,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先进制造业具有一定的“集群性”特征,常常集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抱团”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本地产业发展乃至相邻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较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可靠性和开放性。先进制造业具有较强的产业韧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可靠性是指先进制造业提供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贯穿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使用的全过程。先进制造业的可靠性主要包括质量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装备系统可靠性、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管理可靠性等。先进制造业是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具有开放性特征。开放性是指先进制造业需要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全球化挑战,从要素投入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先进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生产模式优、经济效益好、带动影响大、服务功能全、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总体特征。在新发展阶段,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

 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先进制造业是世界大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台战略和规划,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试图延续其制造业竞争优势,并巩固其制造业强国地位。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将深度重塑,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美国将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一方面,2008年以来,美国先后出台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确保美国先进制造的领导地位》《振兴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振兴美国制造业和创新法案》《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战略》《建立弹性供应链、振兴美国制造业及促进广泛增长》《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一系列战略和计划,旨在加快美国制造业的回归和创新发展,推动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提升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不仅发起、策划、支持和领导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还推动成立了10家国家制造创新研究院,并将美国最优秀的科技人才、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最丰厚的资源聚集到制造创新研究院。依托制造创新研究院,创建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以促进创新、培养优秀技术人才、改善商业环境为支柱,构建美国先进制造生态体系。通过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和先进制造生态体系,美国试图将大中小型制造商、学术界以及相应的政府部门的力量集合起来,源源不断地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确保美国在国防、航空航天、生物制药、精密化工、高性能材料、半导体和信息技术等若干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目前,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已经明显衰落,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领域仍然占据着全球制高点,掌握着众多尖端科技的知识产权和高端制造业产品的定价权。

  德国着眼于未来竞争布局先进制造业发展。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发布了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重点从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生产组织智能化两个维度,推动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德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确立了“一个核心、两大战略、三种集成和八项优先行动策略”的总体发展思路。“一个核心”是建设信息物理系统;“两大战略”是实现智能生产和建立智能工厂;“三种集成”是纵向集成、横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八项措施”分别是制定技术标准和“工业4.0”参考架构体系、开发复杂系统管理工具和方法、建设工业宽带基础设施、构建安全保障机制、工作组织创新和设计创新、培育大量的技术人才并建立职业生命全过程培训机制、加强多维度监管、提升资源使用效率。2018年以来,德国政府每年发布《国家高技术战略》报告,旨在引导、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在生物技术、微电子和纳米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与通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2019年,德国发布《德国工业战略2030》,提出要打造龙头企业,加大力度保护德国和欧盟的关键产业,大力支持突破性创新活动,牢牢掌握工业主权和技术主导力,增强德国和欧洲工业竞争力。此外,德国十分注重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打造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精细化管理、高品质的“隐形冠军”企业,通过建设智能化工厂和发展智能制造,提供高品质、安全系数高、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

  法国以“再工业化”为契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法国政府先后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加速互联网推广和应用计划》《光电子技术发展计划》《新兴企业家计划》《国家创新计划》《国际合作创新计划》等政策文件,全面实施“竞争力极点”项目,并成立了工业创新署,以支持和鼓励先进制造业的发展。2009年,法国政府提出了以实施“法国制造”为主体的“再工业化”战略,制订了5大类23项政策措施。2013年,法国政府又出台《新工业法国》计划,以重新整合创新资源,推动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促进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法国确定了优先发展数字科技、生态产业和能源工业、运输设备、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制药和生命科技、奢侈品和创意产业、食品和营养品加工业等七大战略产业。同时,法国政府推动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并加快推行和实施“法国制造”以确立制造业在法国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增强本国的工业实力。

  日本提出“重振战略制造业”目标。近年来,日本先后出台《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制造业振兴计划》等,同时修改《产业竞争力强化法案》,旨在加快推动大数据应用、工业机器人、下一代清洁能源汽车、再生医疗以及3D打印等技术的发展,强化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要素供给,为制造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16年,日本开始实施“互联工业”计划,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生产服务和运营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此外,日本持续进行生产模式的改革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发展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同时,推动制造业企业朝着小型、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世界知名品牌数量较少,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数量不多,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水平不高,劳动力科技素质有待提高等。但是,上述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部分先进制造业领域已经出现我国与发达国家“并跑”或“赶超”的情形。此外,我国制度优势明显、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巨大、工程师数量众多,有优厚的条件和基础培育、发展和提升先进制造业,进而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成为大国竞争的重点领域。在新一轮科技产业竞争中,需要把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前瞻性布局未来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力争成为“下一代制造”的引领者和主导者。新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由区域制造向全球制造转变,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成为获取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由完全制造向总装制造转变,制造环节模块化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式;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催生了制造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制造业的空间地理集聚与网络虚拟集聚同步发展;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绿色低碳成为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先进制造业要选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重点,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增强创新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数字化基础上推动智能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和柔性制造。数字经济时代,先进制造业大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高了自动化生产制造水平,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大势。智能制造是智能技术强化应用、先进智能系统搭建、新产品快速制造、产品需求动态响应以及工业互联网、工业生产与供应网络系统实时优化的制造方式,是以智能技术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世界工业大国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的主攻方向。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来重构智能制造,能够促进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全流程各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提高制造效率,推动生产制造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发展智能制造,需要从技术、管理、装备、制造、物料等五个维度,推动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精益化、网络化、柔性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在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加大技术、数据等软性要素的投入,能够实现生产线的精益、柔性、智能,提高产品满足“软性需求”的能力,提升制造业产品的“软性价值”。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柔性制造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纳米技术、3D打印(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使用,催生了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个性化方案、生产柔性安排并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柔性制造系统包括数控加工、智能控制、物流仓储和信息通讯等四大系统,能根据加工对象的差异表现出弹性和韧性,自动变换生产制造系统,支持多种生产制造模式,将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高效地传达给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实现“供应链协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发展柔性制造,需要通过智能技术突破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企业库存量、加快市场反应、精简工作人员,最终以多规格、小批量、高敏捷的定制化生产提高企业利润率。从“刚性生产”到“柔性制造”的转变是一次生产方式革命,需要引进先进信息化技术,改造和优化生产线,互联互通生产设备,串联产品生产全过程,形成计划变动、精准监控、及时纠偏、物料识别、参数调整等同步运行的柔性系统,实现上下工序精准对接、投入产出协调有序、生产过程精准高效、各类要素综合集成、产品质量稳定提高、过程损耗持续降低的柔性精益管理。

  在低碳化基础上促进绿色化转型,发展绿色制造和“零碳制造”。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新工业革命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推动工业的绿色化转型,实现制造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绿色制造是一种兼顾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新型制造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生产制造方式。随着绿色消费需求攀升,绿色产业迅速崛起,绿色制造理念逐渐贯穿于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绿色制造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制造是指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影响小、污染排放低的现代化制造模式,能够在制造过程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绿色制造,需要立足制造业绿色转型需求,以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的方法消除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同时,要支持制造业企业研发绿色产品,加快与绿色制造密切相关的产业基础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销售,引导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打造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建设高效率、低排放、高利用率的绿色智能制造体系,使制造业实现柔性、智能、低碳的目标。

  在碳中和背景下,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研发、生产、物流、客户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通过节能、减污、降碳、绿电、碳汇等技术路线,开辟“零碳制造”路径,最终实现“零碳”目标。“零碳制造”是一种“投资最省、工艺最佳、流程最优、消耗最低、效率最高、竞争力最强、综合排放为零”的绿色制造方式,是先进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发展“零碳制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强化气候立法、优化能源结构、创新低碳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引导制造业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进关键共性绿色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整合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打造高效、绿色、循环、低碳的绿色智能标杆工厂。

  在高端化基础上加快特色化提升,发展高端制造和专精制造。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更需要围绕增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中间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和先进基础工艺、基础软件设计创新能力,明确专业性方向和差异化定位,发展高端制造和专精制造。先进制造业大中型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获取规模优势,跃居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成为能够“布链”和“控链”的“链主企业”;中小企业要通过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提供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价值链高端模块,成为能够“强链”和“补链”的“链群企业”。高端制造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高附加值和高国际竞争力等特征,居于价值链高端环节,对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具有决定性作用。发展高端制造,需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基础件、知识型工业软件和高素质工程师等高端要素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还需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成为相关市场的主导者。

  在高端化、特色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上发展专精制造,能够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敏捷性。一方面,发展专精制造,走创新驱动和差异化竞争发展道路,专注于产业链细分领域不断精耕细作,能够增强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升制造业品牌质量、重塑产业组织形态。另一方面,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建设工业云平台和工业大数据网络,采用网络化技术、网络化管理和网络化资源共享,推进关键环节柔性化和网络化改造,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先进制造业特色化发展。从事专精制造的企业也称为“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从事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生产和制造,追求生产专业化、管理精细化、产品服务特色化以及工艺技术创新化,往往是特定行业内的“小巨人”“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或者“独角兽”“瞪羚”企业。

  在融合化基础上实现生态化集聚,发展服务型制造和集群式制造。产业与技术的融合、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型业态。服务型制造主要表现为制造企业通过不断创新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组合,不断拓展上下游服务链条或逐步拓展内在价值链条,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提供“生产+服务”的完整组合,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与价值增值能力。随着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服务等高价值环节延伸,服务与制造相互融合衍生出服务型制造,并逐步形成服务型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型制造包括面向服务的制造和面向制造的服务,涉及多产业环节,能够产生多利润点,提供多样化产出,具有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能力。发展服务型制造,能够推动制造业从提供传统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提升先进制造业的价值增值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生态化集聚也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先进制造业的生态化集聚能够形成产业集群。生态化产业集群是具有“邻近关系”的企业按照“生态位”选择集聚在一定地理空间或网络平台,通过“抱团式”发展而形成的产业群落,主要由制造企业集群、服务企业集群以及消费者集群构成。产业群落内的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集群式制造。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相互融合,通过集群式制造生产和销售特色化产品,能够形成区域品牌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

  先进制造业的提升路径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催生了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为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战略契机。新发展阶段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按照数字化、低碳化、融合化、生态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围绕“绿色、智能、高效”等目标,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先进制造业提升路径的因素包括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要素供给、组织变革、制度变迁及政府干预、发展环境等。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如下。

  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先进制造业创新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是提升先进制造业创新力的首要任务。创新是推动和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要以打造创新链为抓手,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弥补创新链条短板,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网络,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创新力。首先,要持续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快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提高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发展水平,通过对重点领域的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基础能力。其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倡导原始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提升制造技术和产品技术,通过技术水平创新、产品功能创新、生产制造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职能创新等手段,加快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最后,要加强对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内在关联和核心特征的把握,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研发机构,打造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从公共基础、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等多维度着力,构建和维护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增强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此外,应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先进制造重大研究项目,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高端装备、工业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做好科技创新布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推动制造业企业沿着价值链攀升,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引导制造业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价值链跃迁,从加工、生产、制造、组装等环节向研发、产品设计、软件开发、集成系统、品牌销售等环节攀升,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包括企业组织韧性、要素供应韧性、市场供给韧性、链群结构韧性和政策保障韧性等,是在外部因素冲击下产业链供应链的自发恢复与调节能力,能够避免断链停产,有效反映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对风险的预测、反应和敏感程度。当前,要重点应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出现“脱钩”“断供”“卡脖子”“制裁打压”等恶意竞争行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障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增强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配套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沿着价值链攀升,进而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基本途径。为此,一方面要加快培育“链主企业”,充分发挥大型“链主企业”在资金、信息、技术、品牌等方面的正外部效应;同时,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一批拥有“撒手锏”技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网络的持续进化和不断升级,增强抵御外部冲击和抗风险能力,依靠产业链内生韧性力量来维护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在重点领域给予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攻克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稳步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强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推动多链融合发展,优化先进制造业生态体系。以价值链引领供应链,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信用链支撑服务链,以人才链配套资金链,推动多链融合发展,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合作,才能实现合力打造支撑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时期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型应用模式,是工业革命中机器、设施、网络与信息革命中计算、信息、通信的有机结合,也是能够满足工业数字化和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要求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要大力培育和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同时,要着力优化产业成长的制度环境、技术环境、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依托工业互联网,发挥数字技术的渗透功能,推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等多链相互融合,实现全要素与全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此外,还要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多主体相互协同的开源生态圈,引入智能技术、大数据等新型要素,培育企业群落和产业集群,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数字生态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有利于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指基于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高端产业领域,由若干地理相邻的制造业企业、中介组织和研发机构基于地理空间或平台集聚,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共生而形成的产业网络;也是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导,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与集群外开放式创新相结合的多层级结构创新生态系统。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世界性+先进性+集群性”的创新型高端制造业发展区,“世界性”意味着包容开放,“先进性”意味着具备竞争优势,“集群性”意味着规模效应。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关键在于创新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较好,完全有条件依托城市群建设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中心,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山东半岛等制造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壮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模,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要进一步扶持国家级和地方性制造业集群的衍生拓展和自我革新,逐步完善创新研发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不断壮大集群产业规模,提升集群竞争力,推动集群企业国际化发展,将其培育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点在于战略协同和效率提升,要在制造业集群中构建数字化的供应链平台,提升集群内部企业、供应商、渠道商、消费者的协同能力,提高制造业集群网络供应链的协同效率。鉴于此,一是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做强平台经济、促进链群融合、组建中介组织,合力打造集群网络协作生态。二是要推动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发展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服务机构和现代物流,降低集群企业的运输成本、互动成本和信任成本。三是要发挥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制造业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具有前瞻性,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布局未来科技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为此,可通过提供战略引导、加大研发补贴、开展技术培训、培育创业精神、发展科技服务、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研发合作等政策手段,增强未来产业的创新动力,化解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力争率先发现和识别未来产业的技术路线,确保赢得未来产业竞争。

  以智能技术为基础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提升价值增值能力。智能技术能够将消费者大数据的处理结果顺利转化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智能技术具有超强的价值增值能力,因而智能技术的应用是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服务化的基础,也是先进制造业服务化的新引擎。推动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和结构升级,促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通过销售高端设备和软性服务提升价值增值能力。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也是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即在制造业产业链中注入高端服务要素,推动先进制造业朝着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改造工程,完善智能制造的标准体系,打造智能制造和服务制造的完整产业体系,将服务业内含的技术、信息和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导入制造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向“制造+智能+绿色+服务”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应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契机,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企业沿着“微笑曲线”向服务领域转移和渗透,通过与服务业的融合创新和流程再造等,创新融合新模式和新业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差异化发展,创造新增长点和利润来源,提升先进制造业的价值增值能力。

 强化对先进制造业的引导和支持

  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发挥先进制造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动能。当前,制约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是关键核心技术实力、关键设备配套能力和专业人才建设水平等。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互配合,通过多主体协同合作,强化对先进制造业的引导和支持。

  强化对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引导。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将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长期相对稳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潮流,找准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强化战略研究和战略引导。强化对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引导,首先要将创新置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首位,推动先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就业。其次,根据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要求,出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低碳化发展和高端化升级的战略规划,以及加快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政策导向,统筹各级政府出台的各种类型的政策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和优化财政税收政策,创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税体系,激励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资助科研院所和第三方研究平台加速研究项目从实验室到市场应用的转化过程,增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统筹推进包括产业政策、融资服务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财税政策、能源政策、产业管理政策和人才政策等在内的政策体系建设,强化不同政策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协同互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数据、信息、知识、技术等新要素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资本、知识和信息支持。

  继续优化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和条件。第一,要加强“产业公地”建设,在系统接入、智能技术、产业标准、控制系统等领域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持。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工人职业生命全程化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第二,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工业文化和创新文化,完善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保护创新的反垄断和反不当竞争执法,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维护开发互联网的网络中立性,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条件。引导企业形成崇尚质量和创新的组织文化,提升制造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价值。第三,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公路、铁路、航空、城际交通网络体系和油气管道网络体系,构建互联网、物联网和市场网等信息通讯网络,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增加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研发投入。一方面,要持续增加对基础研究领域的研发投入,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增强我国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前沿技术开发能力,重点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掌握“撒手锏”技术,确保在若干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要尊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取得技术领先优势。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合作,构建先进制造业创新网络。同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资力度,鼓励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投资新兴技术,为我国先进制造业赢得全球竞争优势奠定技术基础。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